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标题: 烟台理工学院听党指挥队探访胶东非遗手作香 [打印本页]

作者: 丁广缘    时间: 2021-8-16 09:58
标题: 烟台理工学院听党指挥队探访胶东非遗手作香

中国青年网烟台7月22日电(通讯员 丁广缘 邢玉倩 王燕)为响应国家号召,传承非遗经典,献礼建党百年,烟台理工学院听党指挥队暑期7月15日至7月17日在烟台市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非遗,凝聚着中国人民代代相传的智慧,是我们有文化自信的底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并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深刻地指明了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与重要作用。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听党指挥队正式出发,宣传非遗,让更多的人了和解保护非遗。

听党指挥队队员们在校期间已与胶东非遗手作香王德正师傅取得了联系,听党指挥队在7月17号探访了胶东非遗的第三站——手作香。

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古代常用于祈福祭祖,驱虫避害。现在用途慢慢发展为净室熏衣修身养性等。胶东传统手作香清远香其配料中除了传统的檀香沉香之外,还加入了烟台当地的楸树粉、无花果粉使它的气味更加香甜。芝罘区正造社社长王德正师傅正是胶东手作香传承人之一。

图为王德正师傅的荣誉证书和手作香作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姜慧 供图

烟台理工学院听党指挥队队员们来到了王德正师傅的工作室“正造社”,进门,一阵清香扑鼻而来,这是房间中手作香的香气。进去后见到的是布置整齐的房间,房间中一侧墙上有五颜六色的线,另一侧放着些文玩,整体的氛围宁静而温馨。王德正师傅看到队员们的到来,热情的接待了他们。

王德正师傅是一个很随和的人,他带队员们参观了手作香的原料、成品,给队员们介绍了手作香,队员们也对手作香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采访学习与观摩。

图为王德正师傅像听党指挥队队员介绍手作香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姜慧 供图

王德正师傅学习手作香是因为兴趣,王师傅的爷爷是唱戏的,唱戏上台前都要点香,老一辈人不会去买香,都会自己制作,小时候王师傅便跟着爷爷做香,毕业之后开始创业,因为喜欢,所以才会从事手作香。王德正师傅正致力于恢复香在生活中的用途和地位。

手作香的材料主要是中药材,还有沉檀龙麝四个香。其实手作香和中医有点相似,算是从中医里分离出来的一部分,因为很多香方都是根据中医来的,还具有调理身体的作用。手作香袅袅腾腾的香气,会让每一颗心清净而了无挂碍,世界也因此而更加纯粹美好。

图为王德正师傅做手作香的工具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姜慧 供图

王师傅说,一支香的制成,要经过许多工序。首先先挑选原料,然后再炮制,炮制是为了去除里面的一些毒性,提高香味,然后再合香、出香,最后制香。所以制香不能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手作香袅袅升起,一颗心沉静而祥和,这是在快节奏生活下所不能体会到的宁静。

现在的香主要作用就是净化空气,有时候家里有异味,就用来驱味。还有中药的合香,挥发油会消病毒,用来驱疫。

王师傅与听党指挥队队员们在桌子前围坐,聊了许多有趣的事情,王师傅还给队员们闻了沉木的香气,现在最出名的是沉檀龙麝四个香,算是高档一点的香。

图为王德正师傅与听党指挥队队员聊天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姜慧 供图

事实上,手作香已经是少数,王师傅告诉我们,在南方,供佛信佛的地方比较多,香是必不可少,所以南方都是机器大批量生产,像手作香是很少的。但是,手作是一种享受的过程,过程也是一种财富,这是与机器生产完全不同的感受与体验。

注释

图为王德正师傅与听党指挥队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姜慧 供图

手作香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传统文化的瑰宝,让更多人接触到,并潜移默化地根植于人们心中,这样非遗的传承才不会后继无人,让小众的非遗大众起来,通过不断创新,让非遗有持续的生命力,以更具体验性、互动性的方式展示非遗的魅力,才能让非遗传承动起来、活起来,让文化的瑰宝真正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2008.yt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